寻先辈之“光”,燃青春之“火” 纪念“一二九”运动
日期:2023-12-09 20:33:34  发布人:校团委  浏览量:

一二·九运动又称为一二·九抗日救亡运动。1935年的129日,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抗日救国运动,号召人们: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,抗击日本侵略者。组织北平学生、工人、市民等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。学生们喊着口号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”、"援助绥远抗战"" 各党派联合起来"等,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。

一二·九运动经过

“九一八”事变之后,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。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,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,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,民族危机日益严重。

193556月间,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,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,并以武力相威胁,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“何梅协定”和“秦土协定”,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、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。之后,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“防共自治运动”,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,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侵略,“华北之大,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”,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。

1935129日,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。这就是“一二九”运动。警察下达戒严令,在街道中设了岗哨。上午10点,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,汇聚到新华门前,高呼“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!”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“收复东北失地!”“武装保卫华北!”口号。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。

学生的游行队伍经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、鞭子、大刀的攻击,百余人受伤,30多人被捕。城外清华、燕京两校学生,因城门关闭未能入城,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,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,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。

第二天,北平学联决定各校学生举行总罢课,积极酝酿和准备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,抗日救亡怒潮,席卷了整个北平城。1210日“一二九运动”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响应。杭州、武汉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、济南、天津、青岛、南宁、长沙、厦门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集会、示威游行,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。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、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,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。

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新一轮抗战的开始。

取得的成果

01  一致对外

一二·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,吞并华北的阴谋,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,从而迫使国民党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,收复东北失地。

02  全国人民支持

一二·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。天津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广州、杭州、西安、开封、济南、太原、长沙、桂林、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、示威游行,或发表宣言、通电,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。其他区的各界民众也都纷纷聚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。一二·九运动轰轰烈烈的举行,规模浩大,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,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。

03  觉醒的中国

一二·九运动达到高潮,青年学生在抗日的旗帜下团结起来,在党的领导下,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。从而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。沉睡的雄狮已醒,蓄势已待发。一二·九运动推动、建立起抗日战争统一战线,以往那种地广不足以为大、民多不足以为众的羸弱局面,迅速被高效的政治动员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所取代。这种由人民觉醒和政治进步而积累的精神能量,在民族危亡之际迸射出无比耀眼的光芒,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历史的发展已证明,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,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规律,也是中国历史与人民的共同选择。

铭记历史,珍爱和平

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,“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,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,准备了抗战的人心,准备了抗战的干部。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如今的新青年奔赴抗震救灾前线,甚至在边防线上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这是青年精神的传承,我们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,继续展现出青年风采。

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不仅要传承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,更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传播马克思主义,自觉承担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,将斗争精神融入到时代发展中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为祖国建设做贡献。


核发:0 点击数: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
Baidu
sogou